2021年4月

《洗澡》 - 杨绛 - 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名是《洗澡》,我开始以为写的是冲凉的细节,看了前言才知那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特指“三反”后的“自我批评”思想改造运动。内容写的是解放后,一个文学社招了一些人,这些人在工作、生活上相处的事,主角应该是姚家和许家。其他人物也写得很生动,如在会上被戏称为“千里猪”的朱千里;像中了状元、接了绣球的丁宝桂;像烧软了黄金的余楠……甚至是听闻中方芳,都很有个性。

抄写其中的一小段:

丁宝桂急了,“难道还要洗?我听说从此不洗了。洗伤了元气了!洗螃蟹似的,捉过来,硬刷子刷,掰开肚脐挤屎。一为之甚,其可再乎!”

哈哈,我还不知道吃螃蟹前,螃蟹是要这么洗的呢。

书名:《洗澡》
作者:杨绛
亚马逊电子书介绍:https://www.amazon.cn/gp/product/B074Z7PM5F

蒸田螺汤

今日买菜,我在青菜摊行,见到有张纸皮,上高写稳“乌泥坑田螺”。旁边有只妇娘低头用咬钳钳田螺尾。我边走边想,吖好食啊?记得好多、好多年前,我捞一只“乌泥坑”(粮溪)嘅妹仔见面相睇过,所以记得“乌泥坑”这个地名。不到,买滴来食下,试下吖好食。我倒转头。

“几多钱”?我问。
“十吊钱一斤”。佢答。
“五吊钱有几多哦?”
“咪就嘅多样。蒸汤够食”。佢比了比面前的田螺。

我掂到只装稳田螺的红袋仔,行到廖团长店。团长瞄了一眼我掂的袋,问我。
“田螺啊。”
“系。”
“炒咪?”
“打算蒸汤。”
“蒸汤?说石扣(仔)?带壳系爱炒的,不咪你挑出田螺肉来蒸汤。吖曾整开田螺尾了?”
“整开了哇。我睇到佢用咬钳咬稳。”我分开胶袋口,让廖团长看了一下里边的田螺。
“咬屁!不咪还原嘅?咬有咬过田螺嘅价钱,你买到嘅,系不曾咬过田螺尾嘅田螺。”

果然,我袋子里的田螺都是不曾整过田螺尾的。回到家,我先把田螺放到有水的盆子里。等过了约十五分钟,我拿着把尖嘴钳准备钳掉田螺尾,方便“诀”(吮吸)田螺肉食。我看到原本盆里的清水里多些了些絮状的杂质。田螺原本平铺在盆的,现在三三两两地聚在一齐。好多田螺还打开了面前的口盖,蜗牛般伸出头和脖子来,有的田螺还伸出两条肉角来。甚至有的田螺顽皮地贴着、吸着沿到了盆壁上。听说,田螺系食泥大的,捡归田螺后最好用清水养一小段时间,让田螺吐出刚吃未消化的泥和杂质来。估计盆底里留停出来的杂物,就是这些田螺吐出来的。

不知道是尖嘴钳不好用,还是我不晓得钳,尖嘴钳钳到田螺尾,经常打滑,咬不稳,钳不掉田螺尾。我反复地使着尖嘴钳。快到十二点煮昼了,我钳了不到一半的田螺。我不管了,将这钳好的田螺装到一个钵皮里,加满水,架到电饭煲里和米一起煲(蒸)了。不曾加盐,也不曾放油蒸。我有我的理由,因为我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我妈“稳田”(将杂草从稻禾间踩到泥下除草)时捡归田螺,田螺有大脚趾这么大,将这样的一、两个田螺放到砂锅里蒸清汤,好鲜、好甜的。我要试试,现在买的田螺,有没有以前的田螺那么好吃。现在的田螺个头小,仅有手尾指头大。但它写着是某个村的河里捡到的,就逄不是“山珍海味”,但也应该有村河里的清鲜味道吧?

饭煲后,我扛出钵皮,迎着飘上来的蒸汽,闻了一下,是好淡的田螺味,末了还有点腥。我往汤里加了点盐和油,用调羹滚了几下,迫不及待地勺了几勺到碗。我托起碗咪得见碗底。好淡、好淡,如果不先知这是田螺汤,我还会以为是在喝淡茶。我是不应该放这么多水去蒸的,估计仅加三分一或四分一碗的水就得了。田螺虽淡,但饭要食的。我左手捉起一只田螺,用右手姆、食指揭走“田螺闭”(角质口盖),然后用牙线柄戳田螺头,再横着挑出田螺肉来,最近将田螺肉放到酱油碗里。我挟着蘸有酱油的田螺肉下饭。田螺肉吃到嘴里,有时还是会觉得涩、腥。涩,可能是田螺肉还有杂质、细砂或碎的田螺壳。搞得我一会往肚子里吞饭,一会又要抿着嘴唇,呸呸地吐出田螺壳末等来。

“一只田螺一只闭”,这句俗语是说每个田螺都有一个口盖,借此劝说年轻人要踏踏实实心找个对象,结婚成家过日子。这是长辈教我的,也是要我能领悟和实践的。我看着洗碗盆里吃剩下的田螺壳和“田螺闭”,东一只西一只。我站着想了一下,然后仰着头,将钵皮剩下的田螺汤刮刮地喝完了——自己买的田螺,自己蒸的,即使汤再淡,也是汤,要喝。

sh_zhen-tian-luo-tang-1.jpg

sh_zhen-tian-luo-tang-2.jpg

行新城百盛广场的超市

昨天吖江凑驷百盛超市。我齐家从飞凤桥开始,经西堤路转福和大道再转到和平大道的百盛广场,上了二楼的超市。

可能是因为上午11点,不是周末,一路上行人较少,超市里买东西的人也少。和平大道和福和大道交叉的十字路口附近应该是目前新城商业中心:世纪广场与百盛广场相邻。世纪广场里有世纪酒店、坚强百货、中影影院和肯德基等。百盛广场也有大超市、麦当劳等。两广场后边是高高的商品房。附近还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等银行和电信公司。

图1:飞凤桥、凉亭

图2:和平河西堤上的行人道

图3:一棵绿化树,打了紫色的花,落在行人道旁的花池边上

图4:河边行人道上,老大人聚坐着休息、闲聊

图5:路上也有凑着行街推婴儿车的吖姨

图6:环岛小区附近,左侧有“学府花园”入口

图7:幸福酒楼门口,对面有“华城国际”楼盘入口

图8:县法院

图9:宝信购物广场

图10:十字路口

图11:中国电信,“新城手机城”

图12:和平大道的人行道

图13:中国电信大门口

图14:世纪广场、坚强百货、国美、中影南方国际影城、中国珠宝

图15:麦当劳

图16:百盛超市一楼大厅广告,楼盘广告

图17:超市过道货架,购物车

图18:超市过道货架,另一侧

图19:百盛广场

图20: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联通

图21:怡和大酒店、KTV

图22:和泰酒店

图23:斑马线

图24:“东方名座”楼盘

图25:环岛小区店铺,壹达教育

图26:环岛小区附近的一个绿色草坪,一只黄尾老鼠在石凳右脚附近吃东西

图27:站在阳明大桥上,向北看。图中最远中间的建筑是九子岗政府行政中心

图28:站在阳明大桥上,向南看。今年天旱,和平河水少

图29:站在阳明大桥上,向东看。远边,顶上有高铁塔的是广播电视局

图30:站在阳明大桥上,向西看。路的那一头是高速公路和平出口

和平县阳明镇老城西居民区

同学吖后约上东山岭,我停顿了一下,然后问能否去城西找他,请他讲讲城西,吖后犹豫一会儿后说“好”。我过拱桥,从东坝街口,经机关幼儿园、老政府门前、城西街,进到城西——老城最大的居住中心。

城西里边路窄巷多,新旧屋混杂林立。我沿路而上,向吖后家走。路两侧尽下是屋,尽下是门,一间屋挨着另一间屋,甚至共用一扇墙;一排排屋共用一条巷,一列列的屋串在一条路上。我看到,即使是分叉路口中间凸出来的地方也建有屋舍,叉开后的两条路两侧各又开满门和窗,仿佛树杈上长着茂密的绿叶。我不禁想,这里的每寸土地用到实、利用率好高。我走着走着,仿佛上了一个台阶,看到身侧有条打横的路,那路的两侧仍然是入户的门和人家屋的窗。我猜想,城西的屋是分布在一个大缓坡上的,好像是超大体育馆观众台上的座位,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房屋纵横交叉分布着路和巷子,四通八通,方便人进出。我蹚(迷)了路般,站在城西的一个不知叫什么名的十字路口,努力地想记到去吖后家的路。

大概三十年前,我从农村上城插班读书。小学时,我记得有同学住在城西,但我没有进这里玩过,我对城西不了解,不知路的。但我听过城西,知道那是个大地方,住着好多人家,是县城的中心。不信,你看,“建设路”、“胜利路”和“人民路”这些响当当的路名,都在城西这里;城西左下侧有老政府、机关幼儿园;右下侧有阳明第一小学,左上侧有和平中学;城西前边有十字街心、老电影院、老图书馆、中心市场、老公安局和老法院。这些教育、行政和商业标志建筑像卫星般分布在城西四周。住在城西的人们,一出门,就可以办事做买卖,好方便。听说,以前城西人多气旺,住里边的人家在门前摆张长凳,放些瓶罐,就能做点小生意。

我边走边观察路两边的人家屋。有老的黄泥砖木条窗,有新的钢筋铝合金窗;也有复古般刷上新红漆挂灯笼的。各家的地皮形状、大小和公共路面宽度一般不会变。人们的生活要求不断提高,城西路小,小轿车开不进来;城西人家多,你在这一块地他在那一块地,产权复杂,现代城建不便统一规划。逐渐地,越来越多人家从城西老屋往外搬迁,城西变成了城中村。城中村的城西吸引了进城务工和陪读的人家,可能是因为这里租金实惠,离学校又近。

我绕了一个大圈,终于找到印象中的那个路口,见到了吖后。吖后的家是在“先城居”大门进,从右侧一个门过巷转过角那。我第一次来时,根本想不到那条不大的巷子里边还有三、四栋水泥楼房。吖后带着我,在“先城居”的厅走了一小圈,边走边作介绍。他说,这里叫“羊子埔”,是约四百年前的旧衙门。这附近的人家多数姓黄。我突然想起,初中班里的四朵班花,其中三个都是姓黄,学习成绩拔尖拔尖的。

“先城居”大厅有两个天井,天井隔在中间,将厅分成上、中、下三个小厅。厅两侧有立柱顶着横梁。立柱不直接着地,地上垫着约三十厘米高的方底鼓式麻石墩,这可能是起防潮作用的。我看到中厅的墙脚是用青砖砌的,约有一米高。墙脚上边是黄泥砖,黄泥砖上是梁,梁上叠着灰瓦。灰瓦里间隔着几个透光的“皓瓦”。厅的屋顶很高,空气流动。立柱对称地立在天井的转角,门框般,人沿着天井和柱经过上、中、下厅,很有仪式感。我踩着厅里铺着短截青砖的地面,远远地看着大门,顿时觉得有“居高临下”的威风来。此景此感,好似看到王阳明在这办过公,断过案。吖后说,大厅不定时有人检瓦维护,多数时候闲置,偶尔办“白事”时会用到。我听了,抬头看天井上空,看到叠着的灰瓦间隙上长着顶顶企的“落地生根”,不自禁地觉得凉凉。

吖后的爷爷在这里成家养育小孩;吖后的爸爸也是在这里成家养育小孩;吖后也是如此。如今社会发展快,短短二十年,县城火箭般开新路盖新楼。县城集中了整个和平县的教育、医疗和行政等资源,吸引了各乡镇人们进城读书、打工。适时发展,县城扩建了新城区,往北沿路沿河开出工业园、新行政、商业、教育和居住小区。书读得好的,生意做得好的多数在县城,县城成为和平人追求更好生活的第一个跳跃点。

参考:

和平县阳明镇王文成公祠斗门

今日,吖江约去西郊东方百货行街,我们从和中垠靠近和中老校门的侧路进,打算沿建设路,穿到和中后门再到西郊。

走到半路,我看到路两侧有整齐的约三米高墙。有的墙,表面泥灰脱落,露出堆叠的青砖。较离奇的是中间一段墙是门墩、门柱形状的,对称分布。上边挂着说明牌,“王文成公祠残存斗门”。原来这原是斗门,填充加砖后成为墙的一部分的,怪不得斗门外侧柱上分别有一个麻石的大圆球。我们再往前走,在差不多拐弯的地方,看到有三个长方形的装饰框,离地约有60厘米。我想,这面墙有可能是原祠堂的正门和外墙。

我回来后在网上查,《和平县志》98年版里有记录,“王守仁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其学说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溢文成公……昔年和平县城建有文成公祠。县人为纪念守仁奏设县治之功,称和平县城为阳明城、阳明镇。”。我恍然大悟般,原来这老祠堂是王阳明的,即和平县城阳明镇的“创始人”。

以前这里可能是老城热闹的地方,奈何时光流逝,如今人气冷落、门墙斑驳。留给我们这一辈的记忆,自然不是炉火香烛,或许是放学途中拿刀拦路“囤水”的烂仔头。

参考:https://www.hyhp.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