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 - 斯比丽 - 邵灵侠

我看完《海蒂》后,查了一下,这是发表于1880年的书。我有点惊讶,因为书里边提到海蒂八岁时,村里的老师和牧师特意提醒海蒂爷爷得让她上学,否则可能会上法庭。如果那时欧洲的国家已经对小孩“实行”法定教育,那是挺先进的,同时代旧中国好像是清朝的“同治”年间,感觉差距挺大。第二点是宗教在个人思想和教育上的作用。如医生、克拉拉她爸、克拉拉她奶奶这些代表城市的资产阶级,对海蒂甚至是海蒂老家人资助,是相当慷慨的,美其名曰,“是上帝要求这么做的”。宗教鼓励个人上进,宗教提倡社会求助。贫富的差距,没有造成冲突,而是相互帮助,共同谋求幸福。美满的结局是:山里的海蒂和彼得俩人一左一右搀扶着克拉拉学走路,末了彼得领到了终身的“工资”——赛赛曼家每周给他十分硬钱。彼得高兴得不得,因为他很想买的一个哨子就是十分钱。

书写得很美好、很理想,人与人之前的友爱和互助让人感动。如赛赛曼看到海蒂因思家心切而晚上梦游时,立马就准备第二天让她从城市回到老家,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利益,只想为海蒂好。再如,海蒂从城市里学会读书后,回到老家教懒惰的彼得学习,最后彼得会朗读后,把村里的老师都给吓一跳。书中的人物,形象显明。这不是特指主人公,连仆人甚至是只出过一次场的那个卖艺带路的小男孩都让人印象深刻。

中文翻译很到位。如海蒂带猫回到克拉拉家时,与管家的对话,“喵”、“喵——喵——”和“喵——喵——喵”,挺传神的。还有,海蒂教彼得学ABC时编的顺口溜,挺接地气。

当我看到前两章时,隐约觉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动画片。当看到文中出现“阿尔卑斯山”的关键字时,我确定了。我现在四十多岁了,重读文本版,更觉得它是本好书。

参考:

标签: 看书, 海蒂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