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Imanager 5 - Debian 12 - bookworm

需求:ISPSystem 当前没有为 DCImanager 5 提供 Debian 12 的系统镜像。但 Debian 的网络安装方式没有改变,使用新版本的 initrd.gz 和 linux 文件来安装 Debian 12,或许也是可以的。

首先,从 ISPSystem 下载现有的 Debian 11 系统安装包。然后,修改 metainfo.mxl 中关于系统名称的描述。再从 Debian 官方下载 Debian 12 的网络安装镜像文件 initrd.gz 和 linux,替换即可。

参考:

DCImanager 5 - Ubuntu 22.04 - user-data

问题:DCImanager 的官方系统镜像源中有 Ubuntu 22.04 ,但仅限于 DCImanager 6。如果想在 DCImanager 5 中使用,需要修改。

修改一:metainfo.xml 文件中,除了 <support> 项要修改, <kernelcommand> 也要改一下,因为可能有些参数不适合 DCImgr5。如将原有的:
<kernelcommand>ip=dhcp cloud-config-url=/dev/null url=($SHAREDIR_FILE)ubuntu.iso autoinstall ds=nocloud-net;s=($OSINSTALLINFO_HTTP)&amp;file=user-data&amp;qwe=files/cloud/</kernelcommand>
修改为:
<kernelcommand>ip=dhcp cloud-config-url=($OSINSTALLINFO_HTTP)&amp;file=user-data url=($SHAREDIR_FILE)ubuntu.iso autoinstall</kernelcommand>

关键是要让 Ubuntu cloud-init 自动安装时,能找到配置文件 user-data。记得还要在文件中加载自定义的 user-data 文件,<file>user-data</file>

如:

...
    <ipxeloader>alt</ipxeloader>
    <kernel>vmlinuz</kernel>
    <initrd>initrd</initrd>
    <type>ostemplate</type>
    <tempipv4>yes</tempipv4>
    <installcfg>network.sh</installcfg>
    <kernelcommand>ip=dhcp cloud-config-url=($OSINSTALLINFO_HTTP)&amp;file=user-data url=($SHAREDIR_FILE)ubuntu.iso autoinstall</kernelcommand>
    <file>files/cloud/user-data</file>
    <file>user-data</file>
    <sshpublickey base64="yes">yes</sshpublickey>
    <virtiodisk>yes</virtiodisk>
    <virtionet>yes</virtionet>
...

修改二:前一步中是用自己修改后的 user-data 文件,因为官方中的内容中可能包含 DCImgr5 中没有的参数 $DISK_LAYOUT_FILE。即将原有的:
bash /tmp/part.sh "($HDD_RAID)" "($DISK_LAYOUT_FILE)"
修改为:
bash /tmp/part.sh "($HDD_RAID)"

参考:

《海蒂》 - 斯比丽 - 邵灵侠

我看完《海蒂》后,查了一下,这是发表于1880年的书。我有点惊讶,因为书里边提到海蒂八岁时,村里的老师和牧师特意提醒海蒂爷爷得让她上学,否则可能会上法庭。如果那时欧洲的国家已经对小孩“实行”法定教育,那是挺先进的,同时代旧中国好像是清朝的“同治”年间,感觉差距挺大。第二点是宗教在个人思想和教育上的作用。如医生、克拉拉她爸、克拉拉她奶奶这些代表城市的资产阶级,对海蒂甚至是海蒂老家人资助,是相当慷慨的,美其名曰,“是上帝要求这么做的”。宗教鼓励个人上进,宗教提倡社会求助。贫富的差距,没有造成冲突,而是相互帮助,共同谋求幸福。美满的结局是:山里的海蒂和彼得俩人一左一右搀扶着克拉拉学走路,末了彼得领到了终身的“工资”——赛赛曼家每周给他十分硬钱。彼得高兴得不得,因为他很想买的一个哨子就是十分钱。

书写得很美好、很理想,人与人之前的友爱和互助让人感动。如赛赛曼看到海蒂因思家心切而晚上梦游时,立马就准备第二天让她从城市回到老家,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利益,只想为海蒂好。再如,海蒂从城市里学会读书后,回到老家教懒惰的彼得学习,最后彼得会朗读后,把村里的老师都给吓一跳。书中的人物,形象显明。这不是特指主人公,连仆人甚至是只出过一次场的那个卖艺带路的小男孩都让人印象深刻。

中文翻译很到位。如海蒂带猫回到克拉拉家时,与管家的对话,“喵”、“喵——喵——”和“喵——喵——喵”,挺传神的。还有,海蒂教彼得学ABC时编的顺口溜,挺接地气。

当我看到前两章时,隐约觉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动画片。当看到文中出现“阿尔卑斯山”的关键字时,我确定了。我现在四十多岁了,重读文本版,更觉得它是本好书。

参考:

肯德基烤鸡肉煲米饭

七点多,我走进和平的肯德基店。我看到临街的窗口有四个年轻人正在吃东西,有说有笑。我走到收银机前边,没人来招呼我。我向右看了看,柜台里边有一个工作人员在忙,柜台外边有一个工作人员在拖地。我低头看看收银机附近的东西,心里想,这可能需要用手机扫码自助点餐吧,但我主要是想使用电子券的,我还是等等店员吧。我站了稍一会儿,果真有个店员走近收银台,问我要吃什么。

“新奥尔良……”,我报上了前一天在手机上查到的产品名称。
“烤鸡腿堡要到十点半以后才有的喔。现在是早餐时间段。您可以点其它的,如粥。”店员没等我说完,她就知道了。
“那有什么方便带走的吗?”我接着问。
“这些,烤饼之类的,您可以看看。”店员微抬高了手,托塔般,示意我看她身后上边挂着的产品图。
“嗯。谢谢。”我转身,推开门离开了。因为我觉得如果吃粥,我自己在家里可以煲。花十多块钱在这里吃粥,不太值得。

约到十一点,我再次来到肯德基店,点了烤鸡腿堡,用上了电子券。

“您是要烤堡的吧?”一个店员走近我站的地方问。
“是。”
“烤需要时间。您可以等吗?要七、八分钟。”
“好的。”我点头。
“您请先坐下。我给您倒杯水。烤堡好了后,我拿给您。”店员挺客气的。

我拿到烤堡,心里想,外国人不会中午吃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夹肉面包就够了吧?电视、电影中的外国人,壮、胖的体形多,这么个巴掌大的面包,有这么高的热量吗?如果一个不够,要吃两、三个的话,那有点贵,因为一个烤堡就要二十块钱。我肚子饿,没一会儿就将“堡”的上、下两片面包给吃了。但我还是觉得肚子饿,所以我将夹着的一块鸡肉放到电饭煲中,跟米一起煲来吃,当作菜,送饭吃。

买了可移动、可站立使用的电脑桌

年纪大了,现在我在电脑桌前坐不到半个钟头,腰背就不舒服,想站起来或躺下。网上逛了几圈,我想买张可站立使用电脑的桌子来。

收到货后,我开始动手安装。用了差不多三个钟头,才弄好。总结了三点:一是桌腿和横杠的连接难些。因为两边要凑和着拧,光拧紧一边的话,另一边的螺丝孔洞对不得上;二是低头拧固定螺丝,时间稍久些,头乸就会麻,不舒服;三是没水平尺,调节桌面高度时,一边高一边低,熬熬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