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吖后约上东山岭,我停顿了一下,然后问能否去城西找他,请他讲讲城西,吖后犹豫一会儿后说“好”。我过拱桥,从东坝街口,经机关幼儿园、老政府门前、城西街,进到城西——老城最大的居住中心。
城西里边路窄巷多,新旧屋混杂林立。我沿路而上,向吖后家走。路两侧尽下是屋,尽下是门,一间屋挨着另一间屋,甚至共用一扇墙;一排排屋共用一条巷,一列列的屋串在一条路上。我看到,即使是分叉路口中间凸出来的地方也建有屋舍,叉开后的两条路两侧各又开满门和窗,仿佛树杈上长着茂密的绿叶。我不禁想,这里的每寸土地用到实、利用率好高。我走着走着,仿佛上了一个台阶,看到身侧有条打横的路,那路的两侧仍然是入户的门和人家屋的窗。我猜想,城西的屋是分布在一个大缓坡上的,好像是超大体育馆观众台上的座位,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房屋纵横交叉分布着路和巷子,四通八通,方便人进出。我蹚(迷)了路般,站在城西的一个不知叫什么名的十字路口,努力地想记到去吖后家的路。
大概三十年前,我从农村上城插班读书。小学时,我记得有同学住在城西,但我没有进这里玩过,我对城西不了解,不知路的。但我听过城西,知道那是个大地方,住着好多人家,是县城的中心。不信,你看,“建设路”、“胜利路”和“人民路”这些响当当的路名,都在城西这里;城西左下侧有老政府、机关幼儿园;右下侧有阳明第一小学,左上侧有和平中学;城西前边有十字街心、老电影院、老图书馆、中心市场、老公安局和老法院。这些教育、行政和商业标志建筑像卫星般分布在城西四周。住在城西的人们,一出门,就可以办事做买卖,好方便。听说,以前城西人多气旺,住里边的人家在门前摆张长凳,放些瓶罐,就能做点小生意。
我边走边观察路两边的人家屋。有老的黄泥砖木条窗,有新的钢筋铝合金窗;也有复古般刷上新红漆挂灯笼的。各家的地皮形状、大小和公共路面宽度一般不会变。人们的生活要求不断提高,城西路小,小轿车开不进来;城西人家多,你在这一块地他在那一块地,产权复杂,现代城建不便统一规划。逐渐地,越来越多人家从城西老屋往外搬迁,城西变成了城中村。城中村的城西吸引了进城务工和陪读的人家,可能是因为这里租金实惠,离学校又近。
我绕了一个大圈,终于找到印象中的那个路口,见到了吖后。吖后的家是在“先城居”大门进,从右侧一个门过巷转过角那。我第一次来时,根本想不到那条不大的巷子里边还有三、四栋水泥楼房。吖后带着我,在“先城居”的厅走了一小圈,边走边作介绍。他说,这里叫“羊子埔”,是约四百年前的旧衙门。这附近的人家多数姓黄。我突然想起,初中班里的四朵班花,其中三个都是姓黄,学习成绩拔尖拔尖的。
“先城居”大厅有两个天井,天井隔在中间,将厅分成上、中、下三个小厅。厅两侧有立柱顶着横梁。立柱不直接着地,地上垫着约三十厘米高的方底鼓式麻石墩,这可能是起防潮作用的。我看到中厅的墙脚是用青砖砌的,约有一米高。墙脚上边是黄泥砖,黄泥砖上是梁,梁上叠着灰瓦。灰瓦里间隔着几个透光的“皓瓦”。厅的屋顶很高,空气流动。立柱对称地立在天井的转角,门框般,人沿着天井和柱经过上、中、下厅,很有仪式感。我踩着厅里铺着短截青砖的地面,远远地看着大门,顿时觉得有“居高临下”的威风来。此景此感,好似看到王阳明在这办过公,断过案。吖后说,大厅不定时有人检瓦维护,多数时候闲置,偶尔办“白事”时会用到。我听了,抬头看天井上空,看到叠着的灰瓦间隙上长着顶顶企的“落地生根”,不自禁地觉得凉凉。
吖后的爷爷在这里成家养育小孩;吖后的爸爸也是在这里成家养育小孩;吖后也是如此。如今社会发展快,短短二十年,县城火箭般开新路盖新楼。县城集中了整个和平县的教育、医疗和行政等资源,吸引了各乡镇人们进城读书、打工。适时发展,县城扩建了新城区,往北沿路沿河开出工业园、新行政、商业、教育和居住小区。书读得好的,生意做得好的多数在县城,县城成为和平人追求更好生活的第一个跳跃点。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