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和平县 下的文章

骑单车到大坝街

吖江说星期天,想出去行下。我提主意骑单车到大坝街。我们在平安桥头碰头,之后沿河上到九子岗,再经丰道水厂骑入乡道北上。

骑进乡道后,避开了大公路的车流,顿时清静好多,人也开始轻松起来。乡道多数铺了水泥,好走。单车要骑得慢些,因为要近看路旁的绿田地和灌木红花,远看河堤竹林大树,眼睛会忙得看不过来。我们边骑边闲聊,但有时不敢讲大声,因为怕吵到在路边趴着睡懒觉的狗。骑着转弯,骑着上坡,突然前边一棵满身粉颜色的树吸引了我,满枝满桠的都是粉的花,粉里亮着白,真是好看,这是樱花树吗?树旁的三层楼房也是很有情调。请看,头顶黄瓦、绿描柱、白墙和绿玻璃窗,像儿童画笔下的小洋房。二楼那大大的落地窗,想必是为了看樱花树而开的吧?

八年前,我也曾骑单车到过大坝街,路线是没变,如司前的路段是比以前阔了,过摩托的小桥拓宽得可以通小车了。我看到临近大坝街有新做的大坝镇卫生院。大坝街上两侧的老房变新楼,沿街的店铺也统一换了新招牌。

sh_qi-da-ba-1.jpg

sh_qi-da-ba-3.jpg

sh_qi-da-ba-2.jpg

sh_qi-da-ba-5.jpg

sh_qi-da-ba-4.jpg

番薯芋片酿皮豆腐

嗨,大家好,看到连续几天“惊心吊胆”的美国股市涨跌后,我慨叹金融投资是一种对心理素质有很高要求的行为,不是我这个普通工薪者所能参与的。我能做到的是趁着雨停,到菜市场买了五块钱的皮豆腐,本想是光顾邻居的档口,但望了两次,他都没在。

买到皮豆腐,想酿,但猪肉不便宜,那拿什么来做馅呢?我拿了三条番薯和一只芋,把它们削皮后切成小片,本再想切小方块成丁状的,但我切片时就觉得累了,就“适可而止”了。“素馅”准备好后,我将皮豆腐撕个口,然后将它们往里塞。我把每个皮豆腐撑得饱满的,皮豆腐像打足气的足球,鼓鼓的。最后我将酿好的皮豆腐放到电饭煲的架上子,和米一起煲。

米饭煲后好,出锅。怎么看上去,熟的酿皮豆腐和生的酿皮豆腐没多大的差别。前后颜色差不多,就是熟的皮豆腐没之前那么油亮了。我突然想起,酿豆腐时没有放盐。不过,好在有“万能”的耗油,“醮点就好鲜好鲜”的。这番薯芋片酿豆腐,口味淡,不油腻,咬起来有点香芋的味道。我一碗吃两角酿豆腐,这顿吃了六角。我边洗碗边哼着小曲:“一个人生活好,一个人生活好,不管皮豆腐有没放盐,能吃得饱就好”。

niang-pi-dou-fu-1.jpg

niang-pi-dou-fu-2.jpg

niang-pi-dou-fu-3.jpg

niang-pi-dou-fu-4.jpg

niang-pi-dou-fu-5.jpg

五吊钱十二只肉丸

今天上午下雨,午饭后放晴。约四点钟,我看到路面变干了,打算出去买鸡蛋。我买到鸡蛋后,顺路去果园市场。过路口时,想起以前在这里买过肉丸,就上台阶,想买肉丸吃。我在原来卖肉丸的档口看了看,不见老板娘,我问里边的一个人,

“吖冇肉丸买?”
一只比我较老下嘅“佬咦”从我后边出现,“肉丸咪?有,在顶里”。边说边在前边走,带我到隔壁的一个档口。
“老板娘,五吊钱肉丸”。
“好”,老板娘拿只白尼龙袋来装肉丸。
“冇滴喔,吖咪五吊钱够?”老板娘看着称上边肉丸问。
我也看到了肉丸是少。“够,就嘅多。”我稍稍犹豫就决定了。

我接过胶袋,肉丸数量少,只把胶袋的一个角塞满满。我掂了下重量,估计肉丸不到半斤。我并拢手指,翻转手掌,肉丸落在掌心,不会满出,一捧就能捧住。回到家里,我数了数肉丸个数,是十二个。肉丸虽少,但是往锅里加三碗水,还是可以煮一锅汤的。我心里这么想,也这么做了。

rou-wan-1.jpg

rou-wan-2.jpg

rou-wan-3.jpg

大吉大利,今昼食鸡

二姐在微信里发了用五指毛桃制成的”五指毛桃鸡“图片,炫耀厨艺。大姐不甘落后,发了焗好鸡的图片,图片中的鸡盛在盘中,鸡皮嫩黄油亮,仿佛香味能从手机屏幕中飘出来。她俩姊妹斗图看谁做的鸡好吃。我板着手指,从年底吃花姨给的鸡算起,我有两个多月没吃过鸡肉了。不自觉地将姆指塞到裤头,一拉,哟,裤头松了不少,该给自己加点营养了。

今天我吃过早餐,戴上口罩,走到龙湖桥附近,站在某个鸡店门口。
“鸡喏般买到?”我问。
“里种28吊钱,顶种25吊钱。”老板娘先后指了指两个金属笼中的鸡。
“28吊钱嘅来。我一只人食,不使嘅大只。”
“简只较匀嘅鸡把尔”。老板娘抓住只鸡,把它放到电子称里。
“82吊钱”。
“包掠(杀)咪?”我问。
“系。吖每鸡头,鸡颈皮?”
“不每。”

等了约七分钟,我拿到杀好的鸡。回到家,刚放下袋子,老妈打电话来。
“好落来食昼。”老妈说。
“嘅好。吖咪加菜?”我笑问。
“买到有鸡。”
“我还买到有鸡哩,不落驷食昼了。”

大姐之前说过焗鸡的做法,先抹盐腌入味,之后用姜等垫底放到电饭煲里焗蛋糕般焗。我把鸡简单冲洗后,倒盐往鸡身上抹,然后塞了几根葱和倒了些蚝油到鸡肚。处理好鸡后,我拿出“珍藏”了几年的电压力锅,洗净内锅,往锅里倒油和铺上红萝卜片,最后将腌了的鸡放到电压力锅中。因为是第一次煲鸡,所以我倒了约半碗水到里边,怕糊底。我将电压力锅通电,选择“肉/鸡”的模式开始工作。

约十五分钟后,我进厨房查看,电压力锅不断排气,发出长长的鸣叫声,面板显示“OPEN”字样。我闻了闻气味,有点甜,但没鸡味,也没焦味,估计鸡还没煲熟的。我加点劲,将电力锅的开合开关往左卡到位,之后电压力锅不警报,“OPEN”字样也没了。电压力锅继续工作。再等约四十分钟,电压力锅显示工作完成,这时有较浓的香味飘出。我断电让电压力锅自然冷却。等约十分钟后,我打开锅盖,用筷子拔弄。鸡煲熟了,香,与锅底接触的鸡翅有点焦糊。垫底的红萝卜不能吃了,每片的四周有糊状的焦迹,但红萝卜的中间和大部分是好的。我想,这有可能是蚝油流出来后,附到红萝卜四周造成的。我看到锅底还有不少的油,有油的话红萝卜应该不会只焦四周。幸好,这不影响鸡肉的味道。鸡肉咬起来,成条成块,嚼得有甜味。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两个鸡腿和一个鸡翅,然后吃不动了。我心里想,这只鸡也不是好对付的。

吃饱后,不能坐着享受,还得收拾厨房。我花了约三十分钟,把吃剩的鸡从电压力锅里挟起,擦洗内锅,洗碗抹台。突然想起,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想自己在厨房里“折腾”了几个小时,觉得煲个鸡一个人吃已是不易,那些一年从头到尾要为家里好几口人煮三餐的“妇女”们更是可敬。

zhen-ji-1.jpg
图1:抹盐、腌鸡入味

zhen-ji-2.jpg
图2:将鸡放到垫有红萝卜的电压力锅

zhen-ji-3.jpg
图3:电压力锅以“肉/鸡”模式工作

zhen-ji-4.jpg
图4:煲好鸡,开锅

zhen-ji-5.jpg
图5:鸡腿

zhen-ji-6.jpg
图6:鸡翅

zhen-ji-7.jpg
图7:吃一顿后,还剩大半个鸡(盘子好看吗?是以前同桌送的)

抄对联

一周前,姐在微信里问我有没有买对联,我答说没有。我提议请她读高中的儿子来写,但姐说自己写的对联不上档次,要我买大方得体的,还说她家买的是绒布的对联。我的头脑里浮现出电视广告里一个写对联场景:白头发的大爷手执毛笔写字,儿女摊纸磨墨,孙辈踮脚拍手叫好。我想我一个人在家过年,就不打算买对联了。

转眼到年三十中午,我洗着菜,这时电话响了,是我老爸打来的。“吖曾买对联?”“我不贴对联。”我回复得很快。“尔做惹不贴对联?把人家睇到像惹?吖冇乃只简样嘅?像惹样!”老爸这不是问,是直接生气要开骂了。“驷买副对联来!”我被命令道。“嗯……”我不敢再说半个“不”子了,要听大人的话。

三点多,我下楼抹大门,发现门右侧安装了个对讲机,占了一个指宽的位置。如果贴常见七字对联的话,对联肯定会挡住对讲机,这样对讲机就摁不了房号响不了门铃。我用长指比划了一下对讲机以上的位置长度,约四个姆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估计四个字的对联可以贴。那四个字的对联写什么呢?我在想。“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等有好意头的成语虽是四个字,但觉得好像直接用成语不好,过简单。不如直接把家里人的名写上去?等老爸老妈他们回来看到对联,会不会“确我两楼古”(敲我脑袋)呢?想到这,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我看了一下四周,各户或店都贴好了对联,但对联都是七个字的。我行过拱桥,走上和中埂,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盖有青瓦的老屋,很有书香味。老屋大门两侧的对联分别是“年年顺景”、“岁岁平安”。好,就它了。我拍了张照,想回去自己写。写对联嘛,体现的是人对文字的理解和对文化的传承,我虽作不了对联,但能拿笔来抄。说干就干,我翻出红纸,将红纸界成1比4的宽长,洗笔磨墨,准备写对联。我先在A4打印纸上练了一次字,然后紧张地落笔开始写了。汉字真是奇妙,虽是简单的横、竖、撇、捺和折,但在毛笔的点拉之下,能起千万个模样来,如楷书、隶书、行书。汉字在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笔下更是叹为观止,变成一门艺术来。虽然我屈膝弓身,很用心地去写,但收笔一看,我写出来的字,和人家大门贴的对联比,我写得很嫩,差人家的很远。贴这样“嫩”的对联,会不会被过路人笑呢?我心里有点忐忑,“贵在参与吧。至少我家的对联是我自己写的,他们的是买来的。说不定,他们连'歲'字的繁体字也不会写呢。“我这么安慰自己。

写好对联后,我很得意、很高兴。虽然对联字首笔笔画上的墨还没干,我已经连蹦带跳地提着对联下楼要贴上了。

duo-lian-1.jpg
图1:人家“三攸第”的对联

duo-lian-2.jpg
图2:我写好的对联

duo-lian-3.jpg
图3:对联上门的效果